当前位置 :
亲王和王爷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0-09-16 00:00:00

历史上,“王爷”分成两等:亲王和郡王,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郡王其名始于西晋。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亦得封郡王。明代,郡王是亲王无法继承爵位的其他儿子的封号,继承爵位的嫡子封为世子,余子封为郡王。

在古代中国汉朝,皇帝会封皇子和自己的兄弟们为王,这个时候还不叫亲王。魏晋朝代开始,王爵开始分为了亲王和郡王两种等级,其中亲王多数是皇帝的儿子们和皇帝的兄弟。而郡王这时候多是用于皇子的儿子们,后来又被用于分封更多的节度使、武臣甚至文臣。到唐朝时期明确定制了皇帝兄弟皇子为王,皆封为国之亲王。

明朝时期,亲王一般正式命名为某王,甚至还有了亲王冠的出现和后来的亲王服。到了清代,才把爵号直接以亲王来命名的,爵号全称为和硕亲王。历朝历代,亲王虽有演变,不过也只有皇帝兄弟和皇子才能得此爵位。清代亲王的形象一般是这样的。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