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文中的烽烟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0-08-15 00:00:00

烽火台上燃起的烟火,指报警信号,也指战争。出自《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示例:

1、南朝徐陵的《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广陵京口,烽烟相望。”

2、唐代姚合的《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营》诗:“从今雟州路,无复有烽烟。”

3、宋代欧阳修的《寄王仲仪龙图》诗:“威行四境烽烟断,响入青山号令传。”

4、清代周亮工的《樵川城中》诗:“林边桑柘好,何地认烽烟。”

5、鲁迅的《集外集拾遗·好东西歌》:“南边整天开大会,北边忽地起烽烟。”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