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溅筒灭火原理
更新时间:2021-04-05 00:00:00

溅筒灭火原理是将竹子按节锯成竹筒,捆绑在动物皮缝合成的水袋、水囊口上,里面装满水,用力挤压即可喷水灭火。《通典》载: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置于袋内,急缚如溅筒,令壮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

北宋还出现一种唧筒,装配有活塞和拉杆,可以利用压力将筒中的水喷射出去,射程可达20米。清代出现的水龙更为先进,它由压梁、气包和水箱构成,是一种由五六人共同操作的较大型的人力水泵设备,其射程可达30 米。除此之外,种类繁多的救火设备,如麻搭、藤斗、火笼、火背心、竹梯、棚索、斧、锯等也发挥着各自的灭火功能。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