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太湖石的特点
更新时间:2021-04-14 00:00:00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属于石灰岩,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分水石和干石两种。石灰岩长期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通灵剔透的太湖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瘦指石头要挺拔、苗条。漏和透要求石头上有许多洞眼,上下相通。皱指石头表面要有条纹皱折,如同石头的血脉。

鉴别太湖石的方法如下:

1、形状,看洞的形状是否自然,钻孔一般为圆孔,洞形越是不规则越接近自然。

2、角度,看洞中洞的角度,角度越接近90度越好。

3、石肤,看石肤是否经打磨、酸蚀、喷沙制造,假石一般光滑圆润,无凹凸褶皱之状。

4、关系,看洞与洞的位置关系,造假石比较生硬,而原生石则自然天成。

5、洞孔,看是否洞中有洞,洞中套洞,洞中有洞者为上。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