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汉字形体的历史演变
更新时间:2020-08-16 00:00:00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主要出现了的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历史演变如下:

1、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笔形细瘦,大小不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2、金文主要是指西周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的笔画丰满粗肥。西周时期,经济发展,出现青铜器;

3、小篆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推行的全国标准字体,字形匀称、整体;

4、隶书,在秦后期开始,至汉代发展成熟;

5、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广为流传;

6、草书在汉末唐初逐渐开始流行,它笔画粘连,字体多变,不易辨认;

7、行书最早产生于东汉末,由于其笔画连绵,易写好认而广受欢迎,一直运用至今。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