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微的古义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0-09-19 00:00:00

作名词:

1、微小。北宋,欧阳修《伶官传序》:"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作动词:

1、隐匿,隐藏。"其徒微之"。出自《左传·哀公十六年》。

2、衰落,衰败。《论语季氏》:"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作形容词:

1、含蓄的,不显露的。《史记 屈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

2、轻微。《庄子 养生主》:”动刀甚微,桀然已解,如土委地。”

3、精深奥妙。《韩非子 五蠢》:"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

4、贫贱,地位不高。陈寿《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作副词:

1、略微,稍微。北宋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秘密地,暗暗地。唐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微侍其睡,以缚其刀。”

3、无,没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