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学中蒙蔽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0-09-19 00:00:00

蒙蔽,指欺骗隐瞒;昏庸不明;愚昧无知。

1、昏庸不明;愚昧无知。

《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麋?’其蒙蔽皆此类也。”

2、欺骗,隐瞒真相。

《旧唐书·裴度传》:“ 代宗不知,盖被程元振蒙蔽,几危社稷。”《明史·张日韬传》:“自古未有羣小蒙蔽於内,而大臣能尽忠於外者。”

3、遮蔽;遮掩。

唐朝唐彦谦《牡丹》诗:“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4、愚昧不明。

汉朝王逸《九思·哀岁》;“伤俗兮泥浊,蒙蔽兮不章。”

5、欺骗;掩盖真相。

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冤狱》:“蒙蔽因循,动经岁月,不及登长吏之庭,而皮骨已将尽矣。”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