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代学校的叫法
更新时间:2020-08-15 00:00:00

中国古代学校,是按照礼制和规模来称,分为塾、庠、序、泮宫、辟雍等,这些称谓大抵是在上三代即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并落定为礼制规范。

塾,西周时,这种规制已经被确定,成为家族设置的初级学校,也称为家塾或私塾。庠,为形声字,“广”字与房屋有关。“庠”是比“塾”规模和等级更大更高的学校,叫做“党有庠”。所谓“党”,是五百家的居所,也称乡党,大概是二十个“塾”。序,本意是指房屋的东西墙,引申为场所,也作为学校的别称。序是比塾格制更高、规模更大的学校。泮宫,是贵族子弟学校,学生为诸侯级别。辟雍,辟雍是在诸侯之上、最高层的皇家子弟学校,是最高学府。在西周时期辟雍就成制式。凡周天子的子弟能在辟雍学习,所教内容为帝王之学。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