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苏轼生活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0-09-18 00:00:00

苏轼青年时,可谓政通人和,以范仲淹、欧阳修正领导着一场文坛革命。苏轼也是在这个的环境下,与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由蜀入京,参加科举,兄弟双双“一战成名”,名满京城,苏轼从此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和高度认可,仕途一路顺风。 结束事与愿违,伴随和影响着苏轼大半生的就是王安石变法了,虽然变法没有太多成绩,但苏轼的集团(旧党)与王安石集团(新党)的政治斗争却愈演愈烈。仕途随着党争起起伏伏,最好的时候也进了京,进入了权力的最高层,只是短暂时间,大部分时间是一贬再贬,一直被贬到不能再远的儋州(今海南省),最重时因“乌台诗案”入狱,差点送了性命。宋王朝也是每况日下,一日不如一日,在苏轼去世后20多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北宋随之灭亡。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