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什么古代城门上都有大大的钉子
更新时间:2020-09-19 00:00:00

古代城门上的钉子叫“门钉”。

在城门上施用门钉之举,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为防御外侵,城门制作十分坚厚,在大门上包有铁板,且用戴帽的门钉钉住,防止门板松散。这种方法一直沿用了千年。

由于铁钉钉帽露在门表面有碍观瞻,为美观起见,人们将钉帽打造成泡头形状,于是,就兼有了装饰功能。 紫禁城天安门是天子之门,门上有纵九横九共八十一个门钉,是鎏金的,代表皇权至高无上。

王公贵族的府邸也有门钉,但数量较少,依爵位递减,且多为铁制。门钉也是品级的象征。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