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大年初二回娘家与祭先人 大年初二风俗看这里
更新时间:2024-10-28 08:57:21

导读:春节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从除夕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那么,大年初二回娘家与祭先人是怎么回事呢?大年初二习俗有哪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带来的大年初二风俗看这里吧。

回娘家与祭先人

“年初二,迎婿日”,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夫妇同行来娘家,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时要携带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子们,并且要在娘家吃午饭。女儿先回娘家看望父母之后,接下来可以拜访其他亲朋好友。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有了叙旧情、话家常的机会。

“年初三,祭先人”,正月初三,俗称“赤狗日”。赤狗是熛怒之神,是古代谶纬家所谓的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主司夏天。因此这天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以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大年初二风俗看这里

习俗一:回娘家。

“回娘家”又称“归宁”,在旧时代,“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除夕和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给出嫁的女儿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兄弟姐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过去,大家也会在这一天拍全家福,过大年,庆团圆,学年俗!

“回娘家”要好好陪陪父母说说话,爱在日常,才不寻常,关心父母,践行孝道。

习俗二:祭财神。

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自古以来大年初二都有祭祖、上坟仪式,不论身份多高,这天都要进行祭祖活动。俗称“给祖先拜年”,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习俗三:“初二面”。

初一饺子初二面,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包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

现今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风俗。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大年初二回娘家与祭先人,大年初二风俗看这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