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王守仁的主张以及其形成背景
更新时间:2020-09-18 00:00:00

王守仁主张: 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形成背景:

1、 主流思想的弊端丛生。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所创制的理论,已经不再如当初的辉煌和完善,反而日益趋于保守和封闭;

2、 市民等非官方思想的冲击。嘉靖之后,世风日渐奢靡。朱子理学中那种绝对的天理,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理论不仅对于现实没有任何的指导意义,反而成为了现实中读书人日益虚伪,奢靡的来源;

3、 祖辈的影响下,王守仁的性格形成多重性。王守仁思想中,既有追求功名的大志向,又有创新说法的现实冲动,更兼有隐逸避世的潇洒自得。这是他的心学思想形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