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什么是地质灾害“三查”制度 地灾三查是指什么
更新时间:2024-07-08 15:06:07

导读:什么是地质灾害“三查”制度?地质灾害“三查”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通过系统的排查、巡查和核查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同时,该制度还能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什么是地质灾害“三查”制度

“三查”制度是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

(1)汛前排查

①对辖区内地形地貌的变化进行排查。

②对已有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并做好监测变化情况记录,补设已毁坏的简易监测点。

③对人口集中的集镇、居民点房前屋后的安全情况进行重点排查。

④对查出的新增点登记造册,收集变形特征、规模、潜在危害性等情况,确定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制订单点防灾预案。

⑤编制排查报告,报当地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

(2)汛中检查

①实地查看隐患点的变形情况及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

②检查群测群防责任的落实及“两卡”的发放情况。

③编制检查报告,报当地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

(3)汛后核查

①已登记造册的隐患点,对照汛前的排查,将汛期以来变形活动情况逐一记录填表,视情况调整监测手段及密度。

②核查群测群防工作的落实情况,检查监测仪器及设备是否齐全、完备,有无损坏,对不负责任的监测人员进行调整。

③编制核查报告,报当地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

地灾三查是指什么

地灾三查是指雨(汛)前排查、雨中巡查、雨(汛)后核查。这一制度旨在通过定期的排查和巡查,确保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以及对地质灾害点的动态变化进行及时掌握和应对。

具体来说,雨(汛)前排查主要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防治措施在汛期前得到完善;雨中巡查则是在降雨过程中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和地质灾害险情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查;雨(汛)后核查则是在汛期结束后,对地质灾害点的变化情况进行核对和排查,为下一阶段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