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何谓天元术 圆周率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更新时间:2024-06-23 16:27:19

导读:何谓天元术?圆周率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呢?圆周率大家都能背到小数点第几位呢?古代的祖冲之就已经计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可见是非常厉害的了,那么《数理精蕴》是哪个朝代的著作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何谓“天元术”

所谓天元术,就是设“天元一”为未知数,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列出两个相等的多项式,经相减后得出一个高次方程式,称为天元开方式,这与现代设x为未知数列方程一样。

这是金代数学家李冶在其著作《测圆海镜》中给以系统介绍的。

“四元术”是怎么回事

四元术是我国古代一种四次多元方程组解法,即近代多元高次方程组的分离系数表示法。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大都(今北京)数学家朱世杰撰成《四元玉鉴》一书,为传统四元术之代表著作。朱世杰的四元术,以天、地、人、物四元表示四元高次方程组,其求解方法和解方程组的方法基本一致,在当时领先于世界,是我国数学史上的光辉成就之一。

圆周率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圆周率,一般以π来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上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它定义为圆形之周长与直径之比,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中国数学家刘徽在注释《九章算术》(263年)时只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就求得了π的近似值,也得出精确到两位小数的π值,他的方法被后人称为割圆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

《数理精蕴》是哪个朝代的著作

《数理精蕴》是中国清代的一部重要数学著作,是在康熙皇帝主持下由梅毂成、何国琮主编的《律历渊源》的第三部分,其余两部分是《律吕正义》和《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共五十三卷,其中上编五卷,下编四十卷,附数学用表八卷。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始编,雍正元年(1723年)刻成。

《数理精蕴》以法国传教士为康熙讲学时用的教科书《几何原本》《理论与应用几何》等为底本,汇集了自1690年之后输入中国的西方数学知识,并吸收了当时中国数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

上编称“立纲明体”,下编称“分条致用”,它包括初等数学各个分支的内容,有人誉之为初等数学百科全书。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何谓天元术,圆周率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