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谴责小说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来的
更新时间:2024-06-16 10:13:54

导读:小说体裁是很多的,古代虽然不像现在那样丰富,但是该有的类型还是大体存在的,在这些题材中,谴责小说应该是最受争议的类型。那么,谴责小说是什么时候兴起的?不平则鸣是谁提出来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谴责小说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谴责小说是晚清的一个小说流派,是在1900年以后繁盛起来的。清政府压了戊戌变法,出卖了义和团,内政腐朽,外交软弱无能,使国势衰微到了极点。具有不同程度改良思想的作家纷纷通过创作小说来抨击政府和时弊,提出挽救社会的主张。鲁迅概括这类小说的特点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故称之为“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就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不平则鸣”是谁提出来的

“不平则鸣”是一种文论观点,是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它是“古文运动”的创作口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重要命题,既是对中国古代“诗可以怨”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不平则鸣”是宇宙间的一个普遍现象,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不管是人还是物,只要遇到“不平”就要“鸣”。

“不平则鸣”是关于作家生平、遭遇和创作关系的见解,指文章著作皆因心中有感而有所发,它继承和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肯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

“文以载道”这一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文以载道”的文学观点是宋代周敦颐提出来的。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周敦颐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谴责小说是什么时候兴起的,不平则鸣是谁提出来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