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溶血性贫血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3-11-01 21:19:17

溶血性贫血是因为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发热,寒颤,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不仅会影响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严重者还可以出现肾衰和休克。

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包括: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比如遗传性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遗传性的红细胞内酶的缺乏,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等;

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包括免疫因素,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等;

三,非免疫性因素包括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大面积的烧伤,蛇咬伤,疟疾,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