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吃什么 秋分传统美食与养生食物推荐
传统食物:桂花酒、田螺、鸭肉、芋头、大闸蟹。
1、桂花酒:八月桂花香,的确,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秋分吃什么传统食物
2、田螺:广东许多地方,秋分还会有吃田螺的习惯。秋分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而且螺肉营养丰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3、鸭肉: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秋分时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八月份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4、芋头:用清水煮一大锅小芋头粘了糖吃,是过去穷人家的实在日子。在江浙一带,芋头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秋分时节吃芋头,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5、大闸蟹:这是江浙一带的习俗,秋分时节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的。
养生食物:百合、大枣、红薯、枸杞
1、百合:百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和钙、磷、铁及维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中医用百合作为止血、活血、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2、大枣:据中医专家讲,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据药理研究,大枣有保护肝脏、降低血脂等作用。专家介绍说,大枣虽然味甘、无毒,但性偏湿热,故不能多食,尤其内有湿热者,多食会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
3、红薯:我国医学工作者曾对广西西部的百岁老人之乡进行调查,发现此地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习惯每日食红薯,甚至将其作为主食。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4、枸杞:枸杞具有解热、治疗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疗效,而将枸杞根煎煮后饮用,能够降血压。至于枸杞茶则具有治疗体质虚寒、性冷感、健胃、肝肾疾病、肺结核、便秘、失眠、低血压、贫血、各种眼疾、掉发、口腔炎、护肤等作用。但是,由于枸杞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体质虚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东北秋分吃什么传统食物 东北必吃的秋分传统食物盘点
1、鸭肉。秋分时节气温干燥,人们的食欲会有所增进,鸭肉性寒,富含营养,非常适合在秋分时节吃。
秋分时节气温降低,很多人食欲渐增,偏爱吃肉。专家说:“过量吃肉不好,但是从营养学上来讲,放弃肉食也并非养生之道,膳食平衡才是我们提倡的。”肉的口味营养不同,适宜的人群也各异,所以要根据体质、气候,选择最适合的肉类。
鸭子富含营养,不仅享有“京师美馔,莫妙于鸭”、“无鸭不成席”之美誉,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疗首选鸭。
燥热季节最适合吃鸭。相比之下,猪牛羊等其他肉类就稍逊一筹。鸭肉的脂肪最健康。鸭肉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
2、吃饺子或者包子。东北,家里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大概与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有关,我们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3、萝卜。秋分时节吃萝卜可以生津养胃,清热解毒哦!
萝卜生鲜状态下食用具有良好的食疗养生效果,即使晒干了也是万能药物。萝卜干中依然含有大量维生素B1、钙和铁,可为人体补充食物纤维和矿物质。生吃可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消食下气。
建议:脾胃虚寒者不要吃生萝卜,而可以煮熟吃,可以治脾胃失和、腹痛作胀、痢疾或腹泻、饮食不消、反胃呕吐。
南方人秋分吃什么
1、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2、汤圆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嘴儿。煮好十多只实心的汤圆,放在盘子里晾着。从竹林里砍来带叶的竹子,各家的孩童把一只只汤圆戳在竹竿的顶端,扛到地里,再一根根插在自家的田埂上。希望糯米做的汤圆,能粘住偷食的雀儿的嘴巴,让它受个教训,今后不再敢来。
秋分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
我国民间俗语有云:“秋分食蟹忙”,秋分正是螃蟹大量上市,蟹黄肥厚最滋补的时候。肉质白嫩鲜美的螃蟹,营养价值颇高,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螃蟹首先要蒸熟煮透,吃蟹时最好还要除去蟹的腮、胃、心、肠等脏器。由于螃蟹性寒,虚寒者不宜多食,更不能与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食。
秋分吃什么食物 秋分对应的食物有哪些
新鲜百合
中医认为,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秋季燥邪为患,肺阴不足,适当吃一些百合,可以有效防治秋燥,是老幼咸宜的药食佳品。百合的吃法也不少,将其与鸡蛋搭配煮糖水,可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与猪肉搭配,营养均衡,有助吸收,还可解腻。
白萝卜
白萝卜能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出体内废物,因为具有益胃、顺气、消食的功效,非常适合消化不良、积食的人群食用。白萝卜味道微辣,可与排骨、牛肉、羊肉、猪蹄等一起煲汤,既可减轻辣味,还可以解腻,有补气顺气之功效。
南瓜
秋冬季节是吃南瓜的黄金时节,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胶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成分,可以起到保护肠道、促进消化、促进溃疡愈合以及排毒的作用。南瓜中的甘露醇可以减少粪便中毒素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南瓜烹饪简单,蒸食、煮粥或煲汤皆宜。比如,小米南瓜粥,取小米100克用水浸泡20分钟,南瓜300克去皮切块,小米煮30分钟后加入南瓜,搅拌均匀后继续煮15分钟即可。
生菜
生菜受到很多减肥爱好者的喜爱,常被用作蔬菜沙拉中的原料。生菜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并且含有大量水分,秋季干燥,多吃生菜有助于补水,防治秋燥。生菜中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较白菜多,女性常吃有助于保持苗条身材。
胡萝卜
除了白萝卜,胡萝卜也是秋季常吃的养生蔬菜。其中的胡萝卜素含量在各类蔬菜中名列前茅,而且在高温烹饪下也能保持稳定,容易被人体吸收。中医认为,胡萝卜生甘味平,具有下气补中,健脾化滞,养肝明目,解麻疹、痘疹毒等功效。胡萝卜还是有效的解毒食物,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非常适合经常熬夜的人群食用,其中富含的维生素A还可以保护眼睛。
菜花
中医素来有“色白入肺”之说。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发季节,洁白的菜花无疑是一种适时的保健蔬菜。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其维生素C的含量十分突出,每百克可达80毫克,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橘的含量要多出2倍。秋季多吃菜花,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盐藻
秋季忽冷忽热的温差容易让人血压变得不稳定,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盐藻富含9顺式β胡萝卜素,可以溶解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形成,还可以清理和扩充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
同时,盐藻中富含大量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维生素C、钙等,可以有效补充细胞能量,帮助恢复血管通畅,从而改善高血压。盐藻中的亚油酸、卵磷脂、叶酸、维生素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加强血液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秋分养生吃什么好
秋分节气中最容易引起秋燥,秋燥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产生的类似于病态的一种生理反应。从秋分开始,人们的秋燥症状一般属于凉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不仅气温变化剧烈,而且气温速降,寒凉渐重。当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例如温燥咳嗽是燥而偏热的类型,凉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类型。
抵抗秋燥养生重在益肺润燥。调节饮食,应以清润、温润为主,如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秋分以后,气候渐凉,也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不注意防护和饮食、生活规律,就会引发相关疾病。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还要注意讲究心理卫生,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秋天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复发,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的复发,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危险。
北方秋分吃什么传统食物 北方人秋分必吃的六种美食
1、鸭肉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秋分时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而且,八月份的鸭子整好肥瘦适宜,口感很好,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2、吃面雀
“面雀”是将糯米粉揉成面团,然后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种糯米点心。
看来又是一个打着保护粮食的好借口,吃货们的理由真多,自古都有了。
3、吃芋饼
老北京还有秋分吃芋饼的习惯,因为芋头这种高热量食品温软易消化,适宜秋天食用。芋艿的营养价值很高,块茎中的淀粉含量达70%,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芋艿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角甙等多营养成分。
4、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5、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每年的秋分节气,民间也有“竖蛋”的习俗,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竖蛋”后当然少不了吃蛋,鸡蛋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欧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叶黄素等保健成分。秋分吃蛋,益处多多。
6、桂花酒
八月桂花香,的确,中秋之际正是桂花飘香的时候。中秋节时许多人家都会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无论是桂花糕还是桂花酒都无一例外地散发出桂花特有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