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如何理解隈研吾的负建筑设计概念
更新时间:2020-09-16 00:00:00

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长城下的公社·竹屋”是比隈研吾本身更有印象一些。

这位日本设计师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的旁边建起了他的代表作之一,也实践了他的“负建筑”理念。

那么,什么是“负建筑”呢?翻开这本书,隈研吾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他的答案,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建筑师对自身使命的叩问和思索。

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当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我们当做“强大”和“富有”的象征,隈研吾却在思索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本书是一本不止于谈建筑的建筑书。作为建筑,何为“胜”?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绝非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