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牡丹亭怎样体现汤显祖的至情论
更新时间:2020-09-08 00:00:00

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记》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至情”论的经典说法,汤显祖继承了泰州学派反对理学教条,争取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并将其光大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杜丽娘无疑就是一个大胆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她在追求“情”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理”的超越,也一步步实现了个性的自由发展。从杜丽娘这个人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一部分人的面影,听到了他们心灵的呼声,感应到了他们灵魂的颤动。《牡丹亭》对那个时代个性倍受束缚、灵魂倍受麻痹的人们,无疑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牡丹亭》是一部充满诗性光辉的艺术杰作,自其诞生以来感染和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有情之人”,因此其文化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现时代的反理学意义,而实现了“至情”本体论层面上的永恒价值。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