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太庙和奉先殿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0-09-18 00:00:00

1、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2、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3、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园;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

4、奉先殿为明太祖所建,用来供奉先灵,凡节后朔望荐新以及忌日俱于大内瞻拜祭告,百官皆不得预列,所有礼仪唯有奉先殿经久不变如初;

5、内廷以小太庙称之,皇帝每预升殿受大朝必先拜谒奉先殿。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