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关于郫县望丛祠的历史
更新时间:2020-08-15 00:00:00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南部,距成都市区23千米。是为了纪念最早的蜀王望帝杜宇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的帝王陵冢。据《郫县志》记载,望帝的“崇德祠”原在灌县二王庙处,南朝齐明帝时时,刺史刘季连将其自灌口移建于郫。后与丛帝庙合并,成为合祀望、丛二帝的“望丛祠”。北宋仁宗康定二年,邑令赵可度将望帝与丛帝合祀,扩建望丛祠,始有今日规模。皇佑四年重修。明末清初望丛祠毁于战火,仅存杜宇、鳖灵二陵。明末张献忠起义时,遭受严重破坏。清乾隆十二年知,县李馨“伐石表道”,“始禁樵采”,保护了二陵。清道光十五年,望丛祠重经修复,并于祠内遍植柏树。光绪三十四年祠东建“听鹃楼”。1984年,郫县人民政府将望丛祠由原面积22亩扩建至88亩。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