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文中而有哪些用法
更新时间:2020-08-15 00:00:00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做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