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代用天干地支纪月日时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0-08-15 00:00:00

古代纪年使用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王公年次纪年、年号干支兼用法。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王公年次纪年是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年号干支兼用法指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古代纪月使用数序纪月、干支纪月、特定名称纪月。干支纪月至迟在汉代就已使用。即以每月固定的纪月地支配上天干。五年为一周,周而复始。特定名称纪月即岁首的月份叫正月,又叫孟陬,二月叫如,三月叫寎,四月叫余或除,五月叫皋,六月叫且,七月叫相,八月叫壮,九月叫玄,十月叫阳,十一月叫辜,十二月叫涂。

古代纪日使用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干支月相兼用法。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干支月相兼用法指干支置前,月相列后。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