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动机的驱力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更新时间:2020-10-28 00:00:00

动机的驱力理论是由赫尔提出的。驱力理论又称驱力还原论需要满足论所谓驱力理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

当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驱使有机体采取有意的行为去纠正这些身体的缺失或者障碍,所以,可以认为,使驱力降低是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赫尔认为,学习的基本动因是驱力,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习得的动机来源,即诱因动机(incentivemotivation,简称K)。赫尔的这一观点,来自于他学生克雷斯皮(crespi,1942)的一项经典性实验的结果。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