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代三等九级的称谓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0-10-25 00:00:00

如下:

1、古代没有三等九级,只有旧西藏把人分成三等九级。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将人分成三等九级,明确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法典规定:人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级。此上中下三等,系就其血统贵贱、职位高低而定。上等人是为数极少的大贵族、大活佛和高级官员;中等人是一般僧俗官员、下级军官以及三大领主的代理人;下等人是占西藏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的农奴和奴隶,也就是三六九等。

2、早有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把古今人物归入其《汉书》的九品量表之中,分为上,中,下三等。在每个等级中又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三等。这就是后人分三六九等的来源。 三六九等只是一种说法,也有说人分十等,意思是人分贵贱。过去的说法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