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书法字体的先后发展顺序是
更新时间:2020-09-17 00:00:00

1、甲骨文: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2、金文: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3、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4、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5、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6、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7、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分为章草和今草,今草又分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