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最具代表性的行当:高甲戏柯派女丑
更新时间:2022-11-18 13:03:52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表演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发人深省,令人神怡。那你知道高甲戏柯派女丑又是怎样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可能感兴趣》》戏曲的灵魂:高甲戏的音乐特点解说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形象栩栩如生,表演以形写神,追求神似,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发人深省,令人神怡,已越出一般丑角的插科打浑的局限,特别是女丑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气息,素来以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面貌风行于闽南民众之中。

道白,抑扬顿挫、吞吐有致、清晰分明、韵味十足;表演,做功细腻、诙谐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柯派表演身段,能精细地分出从十八岁的少女到二十、三十,直到七八十岁的妇女的不同特点,形成各个年龄段妇女的风韵姿态的不同表演程式,还编有“女丑十八法”,记叙一整套表演技艺,形成柯派表演艺术的主要教材。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有男女丑之分,男丑有破衫丑、公子丑、傀儡丑、服丑、家丁丑等,女丑由男扮最富特色。代表剧目有《唐二别妻》《妗婆打》《管甫送》《骑驴探亲》《大团圆》《铁开花》《大闹花府》《换包记》《疯僧扫秦》《金魁星》等。曲目有“四季歌”、“灯红歌”等,常用曲牌有【福马郎】【浆水令】【金钱花】等。

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独树一帜,以丑写美,寓庄于谐,达到滑稽与崇高的完美结合,是闽南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高甲戏(柯派)”于2008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赖宗卯,男,汉族,1947年1月至2013年2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赖宗卯13岁考入晋江县高甲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师从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创始人柯贤溪,钻研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深得柯派真传,善演男丑,尤以男扮女丑独树一帜。

他的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气息,被誉为“小罗溪”。代表剧目有《金魁星》《大闹花府》《骑驴探亲》《鸳鸯扇》《唐二别妻》等。1979年被福建省文化厅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演员,多次荣获国家、省和市级奖项。并多次到香港、澳门及各省市交流演出,深得好评。为使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得到传承,他培养后代不遗余力,培养了曾文杰、施丽华、王金鼎、施存义、卢文雄、庄伟国等高甲戏知名丑角演员。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