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
更新时间:2020-07-03 00:00:00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纳言,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秦汉时期,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皆为宰相之职,东汉以后变成虚职,实权在尚书台等机构,是我国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中央行政体制,它是在君主之下设置若干高级官吏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之权,使其相互牵制,共同构成中央权力中枢,来为集权政治服务的一种中央行政体制,三公制,的形成,成熟和消亡是中国古代社会强化王权或皇权的需要,是集权政治产生的必然结果。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