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中和节的风俗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09-24 10:54:36

1、进书献种上春服:中和节有百官进农书,司农献穜稑(音“同路”,指先种后熟的谷类和后种先熟的谷类。比如贞元六年中和节,百僚进献了《兆人本业》三卷,司农进献了黍、粟各一斗。《兆人本业》是武则天时期颁行的一部官修农书,内容包括农俗农事及四时种莳之法等,供指导农民生产之用。在农务方兴的二月,百官进农书、献种子,无疑具有劝农重本的象征意义,这很为具有农本思想的官员文人所称赞。柳宗元就在他的《进农书状》中进行了高度评价,将它视为“勤劳率下,超迈古先”之举。贞元十九年甚至以“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作为科举考试的题目,选拔人才,足见这一活动在德宗朝受到何等重视。此外,中和节还有大臣进献春服,借以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关心。

2、献生子:李泌不仅设计了皇帝大臣在中和节的活动,而且也想到了普通百姓。当时人们就用青色口袋装上各种各样的粮食、瓜果种子,互相赠送。

3、赐尺赐衣:“裁度”,即“请皇帝赐大臣戚里尺”,也是中和节活动的重要内容。贞元八年,宏词科还曾以“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作为科举考试的试题,当年参与考试的陆复礼、李观、裴度都留下了佳作。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