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明朝货币制度
更新时间:2020-09-07 00:00:00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并且有明一代276年历史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铸钱经常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 国初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货币经济得以发展。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