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河南豫剧起源于什么时候
更新时间:2020-08-16 00:00:00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 清朝乾隆年间,河南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等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 道光年间河堤决口,庙宇冲塌,瓦片无存,可见在道光之前,梆子戏就已在河南存在。

豫剧形成以后,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