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代凌迟处死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1-07-04 00:00:00

凌迟处死是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于五代时期,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357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也就是第3357刀,要将罪犯刺死,才能凌迟成功。

明代《真犯杂犯死罪条例》中规定应判处凌迟的罪名共计十三种。清律中扩大了适用凌迟的罪名范围。这十三种罪名分别是:谋反大逆(不分首从)、杀一家非死罪三人、肢解人、采生折割、杀死祖父母/父母/外祖父母/夫之祖父母父母、奴婢及雇工人谋杀家长、妻妾因奸情同谋杀死亲夫、妻妾杀死夫之祖父母父母、奴婢殴杀家长、雇工人故意杀死家长及家长之期亲、妻妾故杀丈夫、弟妹故杀兄姊/侄故杀伯叔父母姑、外孙故杀外祖父母/子孙殴杀祖父母/父母。

总体来说,凌迟这一刑罚主要针对严重危及建统治阶级秩序及利益的罪犯。凌迟的执行方式:将犯人零刀碎割,使其极尽痛苦而死,对民众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