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灵石的由来
更新时间:2021-02-04 00:00:00

隋开皇十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色苍声铮,以为灵瑞,遂命名为“灵石”,割平周县西南地置为灵石县。

灵石县,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赵后魏;秦汉时,先属太原郡,后属河西郡;三国时属魏;晋时属西汉郡;隋初属平周县(今介休县)。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郡设道, 灵石县属河东道;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道为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府。元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明洪武九年(公 元1595年)改属冀南道汾府;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设霍州,灵石县属霍州管辖,直至清末;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废州设道,灵石县属河东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38年成立灵西抗日县政府,归洪赵地区领导。1939年成立灵东抗日县政府,属太岳专区管辖。 1948年6月灵石县解放,成立县人民政府,属榆次专署。1958年灵石、介休、孝义三县合并为介休县,灵石县城改为灵石镇。1961年分县,恢复灵石县建置后 一直归晋中行署管辖。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