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人为什么习惯把路费叫做盘缠
更新时间:2022-09-06 19:17:14

古人出远门时,会将路费缠在腰间避免丢失或失窃,故而路费被称作盘缠。铜钱起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其形状是圆形方孔,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出远门会将铜钱串起来缠在腰上,这样不仅便于携带,还能避免丢失。

将银子叫做盘缠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除银两之外,最普遍和常见暗淡钱币为铜钱。铜钱起源于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废除其他国家使用的刀币、布帛和贝壳等钱币,统一使用秦国的圆形方孔铜钱,后汉代在此基础上改铸五铢钱,至此铜钱成为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长、币值稳定的一种流通钱币。

路费是指在路途中所使用花销,包括交通费用、住宿费用和饮食费用等,而在中国古代,路费又被称作盘缠。在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群中,盘缠的定义也不同,富人外出时携带的盘缠是指黄金白银等高档贵金属货币,而穷人外出时携带的饽饽和面饼等也可称作盘缠。

盘缠之名起源于古人将铜钱缠在腰间的习惯。古代长期流通的铜钱按天圆地方之说而铸造为圆形方孔的形式,可用绳子从中间的方孔中串联起来,串起来的一千个铜钱也被称为一吊钱,而古人在外出时,未免路费失窃或者丢失,会将串起来的铜钱挂在腰间,故而路费也被称作盘缠。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