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衣裳在古代的意思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9-06 01:32:20

在古代,衣裳是分开的,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服饰,衣狭义上指的是上衣,但是实际上范围很广,衣又分为头衣、上衣、下衣、足衣等,而裳指的是裙子,最开始分为两片,到汉朝后变成一片,呈包裹状,到了后来,衣裳就泛指衣服了,没有太多的区分。

古代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吗

衣裳在现代就是指的衣服,是所有衣服的统称,但是在古代,衣裳其实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服饰,衣狭义上指的是上衣,但是在古代,上衣又分为头衣、上衣、下衣和足衣,范围是非常广的。

而裳在古代读chang,三声,一般指的是下衣,分为两片,也就是遮蔽前后的两部分,两者合起来就被称为“上衣下裳”。到了汉朝的时候,“裳”就变成了裙子,裳是两片,系在前后,“裙”是一片,直接呈包裹状,在古代时期中国还没有裤子,多以裙子作为服饰。

裳的发展历程

在《毛传》中记载:“上曰衣,下曰裳。”说明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由于古代的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狭窄,所以一件下裳大多会用几块布拼接起来,看起来就像一个腰围一样,这种服制直到周代还为了礼服的一部分保留。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