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啥洪水后要防瘟疫
更新时间:2022-09-05 17:58:41

暴雨洪灾发生后,在恶劣的饮水、食物、和居住条件下,爆发瘟疫的风险会大幅度提升。我国的水灾多发生在夏季,夏季降水较多,空气流动性强,也促进了瘟疫的爆发。洪灾发生后,为了预防瘟疫,需注意饮食卫生,及时处理受灾地区的物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等。

洪水后预防瘟疫的原因

洪灾发生时,会破坏城市的供水系统和居民居住条件,并导致食物短缺现象出现,长时间受围困的群众可能被迫饮用受污染的非清洁水源、食用变质的发霉食物、居住在人群密集且易受蚊虫叮咬的简陋环境中等,非常有利于多种疾病的流行。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故水灾也多发于夏季,夏季天气炎热,环境潮湿,空气流动性强,病菌的传播途径也非常广泛,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也进一步促进了瘟疫的爆发。

为避免洪灾之后爆发瘟疫,当洪灾过后,应及时将洪水中受灾的物品,如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和家具、被淹死的动物尸体进行消毒、焚烧或者掩埋处理,将病人及带菌者展开隔离治疗和预防性服药,并彻底清理室内外的环境,做好卫生处理工作。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