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
更新时间:2022-08-22 23:32:31

三纲五常是西汉的董仲舒提出来的,源于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则是仁、义、礼、智、信,是董仲舒对孔孟学说的概括和进一步阐释,也是传统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来的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传统封建礼教中的道德规范,由西汉哲学家董仲舒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三纲”指的是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则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起源于孔孟学说,董仲舒对此进行了概括,并且按照“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道德伦理观念做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三纲五常被作为封建社会中的最高道德准则,也是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

董仲舒认为,三纲基于阳尊阴卑,君、父、夫为“阳”,臣、子、妻为“阴”,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而五常则是社会尊卑的基本法则,只有坚持五常,才能维持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