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简述科举制出现的背景以及其作用
更新时间:2022-06-19 09:14:15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

背景: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魏晋时期,大权掌握在门阀贵族手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因此,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成了世族豪门操纵政权的工具,不利于中小地主阶层的发展。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作用:科举制度前期,优越性明显。从方法上看,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体现了平等意识,有利于社会中、下层知识界步入仕途,为国家效力;从效果上看,唐代的繁荣,与中小地主阶层进入官场,参与政治,打破豪门世族的垄断,有直接关系。所以,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无疑是进步的。但是,明代以后的科举,逐渐走向了反面,最终被社会淘汰,这也是历史的选择。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