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山地的特点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0-09-16 00:00:00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 低山。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到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挤压,向上弯曲拱起而形成的。断层山是岩层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层发生断裂,然后再被抬升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皱山,江西的庐山是断层山,天山山脉属于褶皱一断层山。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