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什么说中原有着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
更新时间:2022-01-02 10:26:37

其丰富的艺术基因甚至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和先秦时期的文化生活中。比如说舞阳贾湖出土的8000年前的七孔骨笛,至今仍能吹奏出动听的旋律;安阳殷墟出土的3500年前刻有乐、鼓、龠、舞等字的甲骨,说明那时不仅已经有了弦、管和打击乐器,而且有了表演艺术形象;而从殷墟和内黄等地出土的巫傩青铜面具,则无疑是当今戏曲脸谱的远古踪觅。

至于《北齐书》《教坊记》《通典》等多部史籍中记载过的陏唐时期曾广泛演出于河内、河朔(今沁阳、新乡)一带的《踏摇娘》,从其情节和表演看,则不仅已经有了人物性格、角色装扮及舞蹈动作,而且有了独唱、帮腔、道白,还使用了代言体手法。按照王维对戏曲所作合歌舞以演故事的定义,则出现在1400年前的这一节目,无疑已是蓓甭初绽、即将成熟的河南戏了。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