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代文官大人的称呼从何而来
更新时间:2020-08-15 00:00:00

“大人”这个词最早可见于《易经》,开始是对父母长辈的称呼。《汉书》中汉高祖对其父亲刘太公说:“始大人以臣为无赖。”张博诈淮阳王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后汉书》范滂曰:“惟大人割不忍之恩。”这是以“大人”称母亲。到了宋朝后期,才出现将官员称之为“大人”。如元人高则诚《琵琶记》,蔡状元呼黄门为大人,则元时达官已有大人之称。又《涌幢小品》载,徐晞以吏员起仕至尚书,某日还乡,郡守率诸生迎之,诸生以徐晞非生员出身,颇无敬意,徐晞出一对曰:“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不能对。徐晞对下联为:“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王世贞《觚不觚录》载,三司见督抚称“老先生”,见巡按称“先生大人”。可见至明朝时,以“大人”为官员之称已较为多见。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