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古代玉棒做什么用
更新时间:2021-03-01 00:00:00

玉棒称为古代笏(hù)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笏板的长度大约2尺6寸,中宽3寸,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笏分别用玉、象的獠牙或竹制成。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保卡通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保卡通(baokato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保卡通 baokatong.com 版权所有